VIAVI Solutions 唯亚威 OTDR 模块(8100 )
VIAVI Solutions 唯亚威 OTDR 模块(8100 )
OTDR 模块(8100 系列)
适用于 MTS-6000A、8000 平台的 8100 系列模块
OTDR 测试解决方案,用于企业网、FTTx、接入网、城域网、极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网络的安装、开通和维护。
亲眼看看 TPA

OTDR 选择工具
VIAVI 8100 系列 OTDR EVO 系列包含用于从极短到极长距离的任何单模或多模 OTDR 应用和测试场景的“8100A”、“8100B”、“8100C”和“8100D”模块。了解有关 OTDR 测试和光纤测试的更多信息。
8100 系列 OTDR 模块的光学性能与全系 MTS 平台测试功能相结合,可保证所有测试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完成。
优势
业界领先的盲区性能,可详细描述光纤链路上 2 米间隔的元素事件(EVO 系列)
结合 OTDR、功率计和持续光源以提高测试灵活性(单模波长)
执行 OTDR 测试时利用实时自动业务光检测功能避免实时信号干扰或损坏光发射机
智能链路映射 (SLM) 功能消除了 OTDR 注释错误,并且不会影响测试时间
应用
接入网、城域网、长距离和超长距离光纤网络特征分析性
对企业和数据中心网络进行第 2 层认证
对 FTTH/PON 网络进行高级验证和故障排查。
将核心光纤网络升级到 40 和 100 Gb/s
在线和离线光纤监控
海底电缆网络的光纤安装/部署认证和故障排查
主要特性
高达 50 dB 的动态范围以及 256000 个采集点
≤ 65 厘米事件盲区和 2.5 米衰减盲区
OTDR 端口上的集成式连续波长光源和宽带功率计(单模波长)
内置符合 IEC 61280-1-4 和 TIA-526-14-B 标准的环形通量多模光源
优化的 PON 可测试最高达到 1x128 的分路器类型
组合的单模/多模版本
波长为 1310、1490、1550、1625 和 1650 纳米的单/双/三波长版本
1310、1550 和在线测试用的 1650 纳米波长的单连接器端口
在 FiberComplete 版本中提供,用于自动完成双向 OTDR、IL 和 ORL 测量
MTS-8000 平台

MTS-8000 是世界上用于下一代高速网络部署(40G 和100 G)的扩展性最好的测试平台。它是一个多应用测试平台,支持物理、光学和传输/以太网测试功能。
ONA-800 Fiber Wireless

OneAdvisor 800 光纤平台
光纤网络安装、开通和故障排查平台
Fiber Test Head (FTH-9000)
FTH-9000

用于远程光纤测试的自适应光纤测试头 (FTH) FTH-9000,带 OTDR 和开关选项
规格(25℃ 时的典型值)
| 常规 | |
| 重量 | 约 500 克(1.1 磅) |
| 尺寸(宽 x 高 x 深) | 213 x 124 x 32 毫米 (8.38 x 4.88 x 1.26 英寸) |
| 激光安全等级 (21 CFR) | 1 级 |
| 距离单位 | 千米、米、英尺和英里 |
| 群折射率范围 | 1.30000 至 1.70000(步长为 0.00001) |
| 采样数据点数 | 最多 256000 个数据点 |
| 距离测量 | |
| 模式 | 自动或双光标 |
| 显示范围 | 单模:0.1 – 400 千米 |
| 显示分辨率 | 1 厘米 |
| 光标分辨率 | 从 1 厘米开始 |
| 采样分辨率 | 从 4 厘米开始 |
| 准确性(不包括群折射率的不确定因素) | ±(0.75 米 + 采样分辨率 + 0.001% x 距离) |
| 衰减测量 | |
| 模式 | 自动、手动、2 点法、5 点法和 LSA |
| 显示分辨率 | 0.001 dB |
| 线性度 | 单模:±0.03 dB/dB |
| 阈值 | 0.01 至 4.99 dB(步长为 0.01 dB) |
| 反射/光回损测量 | |
| 模式 | 自动或手动 |
| 反射准确度 | ±2 dB |
| 显示分辨率 | 0.01 dB |
| 阈值 | –11 至 –99 dB 步长为 1 dB |
| OTDR 模块 | 8100C | 8100D |
| 中心波长1 | 1310 ±20 纳米; 1550 ±20 纳米; 1625 ±10 纳米; 1650 +15/–5 纳米; |
1310 ±20 纳米; 1550 ±20 纳米; 1625 +15/–5 纳米; 1650±1纳米 |
| 动态范围2 | 47.5/47/47.5/46 dB | 50/50/50/48 dB |
| 脉冲宽度 | 2 纳秒至 20 微秒 | 2 纳秒至 20 微秒 |
| 事件盲区3 | 0.5 米8 | 0.5 米 |
| 衰减盲区4 | 2 米 | 2.5 米 |
| 分路器衰减盲区 | 经过 15 dB 分路器损耗后为 25 米/经过 18 dB 分路器损耗后为 60 米 | 经过 15 dB 分路器损耗后为 15 米 |
| 校准波长5 | 1310/1490/1550/1625纳米 | 1310/1490/1550/1625 纳米 |
| 功率范围 | –3 至 –55 dBm | –5 至 –55 dBm |
| 精度6 | –30 dBm 时,±0.5 dB | –30 dBm 时,±0.5 dB |
| 波长 | 1310/1490/1550/1625 纳米 | 1310/1550/1625 纳米 |
| 输出功率 | –3.5 dBm | 0 dBm |
| 稳定性 | ±0.1 dB,25℃,1 小时 | ±0.1 dB,25℃,1 小时 |
| 工作模式7 | 连续波、270 Hz、330 Hz、1 kHz、2 kHz、TWINtest | 270 Hz、330 Hz、1 kHz、2 kHz、TWINtest |
1.激光器工作在 25℃ 时,以 10 微秒脉宽测量。
2.光纤起点处的外推反向散射电平与 RMS (SNR=1) 噪声电平(使用最大脉冲宽度求 3 分钟均值后)之间的单向差值。
3.使用最短脉冲宽度在非饱和反射事件的峰值以下 ±1.5 dB 处测量。
4.使用 FC/UPC 反射和最短脉冲宽度,在线性回归 ±0.5 dB 处测量。
5.1625 纳米仅包含于 8138C-65 版本。
6.在校准波长处。
7.在调制模式下(270 Hz/330 kHz/1 kHz/2 kHz)减去3 dB。
8.使用最短脉冲宽度在非饱和 27 dB 反射事件的峰值以下 1.5 dB 处测量。
手机/微信:13682357734 电话:0755-84690029 QQ: 2844337877 邮箱:2844337877@qq.com
